2)第四百七十二章 进京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日论奏张方平也。吕公着封还,盖不如此意耳。”

  取诰敕直付合门,催促司马光受职。

  吕公著上言:“诰敕不由本司,则封驳之职因臣而废。”

  帝手批其奏:“等开了迩英阁,你们就知晓我的意思了。”

  《宋史》:“己酉,初御迩英阁,召侍臣讲读经史。

  讲退,独留吕公著,语曰:‘朕以司马光道德学问,欲常在左右,非以其言不当也。’

  公著力请解职,许之,它日,又谓公著曰:‘光方直,如迂阔何?’

  公著曰:‘孔子上圣,子路犹谓之迂;孟轲大贤,时人亦谓之迂。况光者,岂免此名!大抵虑事深远,则近于迂矣。愿陛下更察之!’”

  ……

  一艘宽底吴船,在南京应天府停留了下来。

  船上住着一家人,女主人还好,长得富态,衣装打扮都是富贵人家的做派,男主人则——

  怎么说呢,说得好听叫随意洒脱,所得不好听,有些邋遢。

  男主人四五十岁年纪,手里拿着一本《尚书》,一边阅读,一边还与身边桌上摊开的几本对照,偶尔还提这笔写写笔记。

  男主人身边伺候的是一个年轻男子,相貌俊朗,眉梢眼角皆有些傲气,一副二世公子哥做派。

  就听年轻男子对男主人说道:“父亲,朝命至重,出发时急如星火,如今却在南京逗留,苏明润真就这么了不起?”

  说话之人正是王雱,年前刚中了进士,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读书的自然就是王安石了,就听王安石说道:“当然了不起。苏明润治政,料军,文章,气节,均有可取,竟然是我大宋难得的全才。然朝中诸公不容,一向在边境周转,此番赴阙,无论如何,都要奏禀陛下,将之留京,放在地方上,屈才了……”

  王雱讥笑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当年父亲从落卷中将之提拔出来,苏明润方中得探花,却何必又在揭封之后,建议官家将之降等?一番大好人情的机会,却叫父亲白白放过。”

  王安石却不以为意:“的确是大出为父意料,十四岁的探花郎,六年之间,每以事功立身。所历之处,政通人和;所有更张,不畏时俗。一身任之,竟然是我辈中人。”

  王雱却比较清醒,摇头道:“不然,此子与张方平,赵抃,薛向一路。其兄苏洵,宗侄苏轼苏辙,与欧阳修富弼过往甚密。自身也颇受韩琦看重。此番进京,自有张赵二人看护,说不定人家爱惜羽毛,还不见得稀罕父亲这点人望呢。”

  王安石放下书:“雱儿,当年我第一次见到苏明润,曾说起你幼年事迹,就是獐旁为鹿,鹿旁为獐那件事。”

  王雱颇有得色:“苏明润也号称神童,那他如何说?”

  王安石看了王雱一眼:“苏明润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王雱顿时变了脸色。

  王安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