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一章 议论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呗……”

  《宋史》:

  “治平四年九月,韩琦、吴奎、陈升之并罢。

  先是,王陶论劾后,曾公亮因力荐王安石,欲以间琦。

  琦称疾求去,帝不许,以诏书慰抚。

  琦又疏有四当去,复不许。

  厚陵复土,琦更不入中书,请甚坚。

  于是帝夜召张方平议,且曰:‘琦志不可夺矣。’

  方平遂建议,宜宠以两镇节铖,且虚府以示复用;

  乃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守司徒、检校太师兼侍中,判相州。

  以枢密副使吕公弼为枢密使,翰林学士承旨张方平、知谏院赵抃并参知政事,三司使韩绛、知开封府邵亢并枢密副使。

  《蜀中杂记》:

  “治平四年,张赵二公并列参政,引油叩阙。

  时薛向奏陕西事,司马君实攻向,又言方平贪猥。

  帝犹疑,乃诏油垂问。

  ……

  汴京,延和殿。

  司马光与赵顼在私话。

  司马光对赵顼说道:“陛下,陕西都转运使薛向,你了解他吗?”

  赵顼知道司马光要说什么:“我知道薛向非端方之士,但是也要用啊,他料理钱谷,筹备边事,还是有一套的。”

  司马光摇头道:“陛下,所谓钱谷,不过就是使陕西自足,马畜繁盛。但是,这真是他的功劳吗?”

  “就算他善于财政,但是边事,怕是糊涂。”

  赵顼说道:“也不是吧,渭州大捷……”

  司马光拱手道:“所谓渭州大捷,实际是苏明润在操持;就连陕西财政,也是苏油延揽商贾,才得喘息。陛下亲政未久,不可操切啊。”

  赵顼有些不赞同:“薛向所奏,不过是种谔在清涧城招揽边蕃,以朱令凌最为横山得力酋长,请给田十顷、宅一区,乞除一班行而已。”

  “这是为了夸示诸羌,诱降横山之众。对朝廷来说,所费不多,收效也会不错,怎么就行不得?”

  司马光说道:“我担心陕西边臣,得寸进尺。如今谅祚称臣奉贡,颇为柔顺。而收横山众,需要安置奖赏,徒增朝廷负担,何用之有?”

  “而且听闻薛向种锷,准备招诱西臣背叛,臣担心大宋失了礼义在先不说,还将重兴边事,得不偿失。”

  赵顼赶紧掩饰:“此外人妄传而已。”

  司马光诚挚地说道:“陛下待臣以腹心,臣敢不尽忠竭报?如今朝廷内外,每欲导陛下于操切者,此等奸邪贪猥之辈,岂可掌枢要重镇?”

  赵顼皱眉问道:“君实大谏,如果外为薛向,那你所言内者,又是谁?”

  司马光正色道:“张方平。”

  赵顼问道:“有何实状?如无实状,非君子所为。”

  司马光说道:“臣所目见者有三。方平当年未起时,曾于吕夷简处诣第伏谒。”

  赵顼说道:“此传言耳,当年张安道上《平戎十策》,吕夷简对枢密使宋公叹曰‘六科得人哉。’引荐张安道者,乃是宋绶。”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