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四章 财政赤字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等,优赏诸军。

  所以苏油又升官了,他也才二十,却熬死了俩皇帝,莫名其妙成了历仕三朝的“老”臣。

  散官升到了从四品中大夫,贴职升为宝文阁侍制,倒是与石薇的县君身份匹配上了。

  其实苏油对赵曙这活得如同假人一般的凉薄帝王一点感情都没有,不过为了展布嶲州经济,还是上了一道奏章。

  ……

  汴京,朝堂,君臣们这才发现,遭遇到大麻烦了。

  首先是三司使韩绛、翰林学士承旨张方平上奏,国家,没钱!

  太子右庶子韩维也上言:“窃闻故事,大行皇帝当有遗留物分赐臣下。伏思承平日久,公私匮乏,又,四年之内,两遭大故,营造山陵及优赏士卒,所费不资。”

  君臣商量了半天,觉得如今只有三条路可走。

  第一条,三司咬紧牙关搜刮仓储,凑出三十万缗,助山陵支费,这是必须的。

  第二条,如今还有时间,从各地征用物资,慢慢剂毛巾的同时,还必须厉行节约——“不以小啬为无益而弗为,不以小费为无伤而不节,深虑经远之计,以底烝民之生。”

  第三条,裁减用度和赏赐——“若更循嘉佑近例,窃虑国家财力不堪供给……此乃先朝体例,非自今日裁损。所营山陵制度,遗诏戒从省约。”

  赵顼感觉非常的痛苦,对韩琦说道:“仁宗御天下四十馀年,宫中富饶,故遗留特厚。先帝御天下才四年,实在是难以和仁宗相比。”

  “不过也不能没有,所赐皆减去嘉佑年的三分之二吧。”

  韩琦言道:“要不,老臣去太皇太后那里……”

  赵顼立刻否决:“娘娘那里,是天下慈善所系,万没有以孤寡幼弱之养,供奉一人山陵之费的道理,传扬出去,天家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国家连遭大丧,公私困竭,减节冗费势在必行。仁宗之丧,那是先帝避嫌,不敢裁减,如今我为先帝长子嫡亲,没有这个嫌疑。”

  韩琦惭愧拱手道:“陛下圣明,国用亏乏,是宰执之失……”

  就在这时,曾公亮拿着一封奏报,兴冲冲地大步进来:“相公,陛下,先帝山陵之费,不用愁了!”

  赵顼和韩琦都大惊,赵顼伸手:“快拿来我看!这是何方奏报?”

  曾公亮将奏报奉上:“嶲州!苏明润!”

  赵顼将奏报展开,一字字阅读起来。

  “祖宗平天下,收敛金帛,纳之内藏诸库,所以遗后世之业厚矣。

  然自康定、庆历以来,发诸宿藏以助兴发,百年之积,惟存空簿。

  嘉佑,治平,两历山崩,旱涝消连,边衅频出,民生凋沮。

  臣虽驽钝,怍按边鄙,然日夜忧忡,妄思国用之计久矣。

  使大理日,察其地多铜,乃与国主段思廉共商铜政。

  以皇宋商贾之物力,发外邦榛莽之利源;辟弄栋府,以隔离东西,消弭兵祸;采发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