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九章 交相辉映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幼小,但是与义理却是思之甚深,都说蜀中文士多文辞而少义理,如今看来,所言不实。我还有一个问题请教。”

  苏油躬身道:“不敢,还请先生道来。”

  张载说道:“君子小人,能否共立于朝?”

  这话如果是别人问出来,苏油肯定会怀疑其用心,不过张载问出来,那是真心追求学问。

  苏油也不避讳,这本身就是他今后立身处世之道。

  于是直言道:“先生的元炁说,可已大成?”

  这是关学的核心内容。

  宇宙和世界的本原,其基础是物质还是精神,这是哲学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每个哲学家必须回答的问题。

  张载认为,炁,可以用来表述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和物质运动基本状态,不论聚为有象的“有”还是散为无形的“无”,究其实质,都是“有”。

  而“无”,则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实际上不存在,所谓“太虚即炁,则无无。”

  这就是炁本论。

  由此便发展出物质永恒论——张载认为:宇宙的本体,万物的基始是炁,所以一切万物都是由炁转化而来,形态万千的万物,都是炁的不同表现形态。

  炁作为宇宙本体,是永恒存在的,只是存在形式在不断变化,以不同的形式表现。

  物质本身的消灭,生成和转化中,并不存在炁的消亡——这就是“炁为本体”、“炁化万物”、“炁无生灭”。

  这种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物质的永恒性思想,在如今是相当先进的。

  有了炁本论打底,按照哲学思路,接下来就该解释其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了。

  张载认为,炁的本然状态是无形的太虚,炁的基本特性是运动与静止,炁在不断进行“郁蒸凝聚、健顺动止”。

  万物生死动静的改变,都是炁变化的体现和结果。

  之所以会这样,张载认为,是因为太虚之炁为阴阳之二炁合和体的缘故。

  阴阳未分的浑沌状态,即太虚,也称之为元极。

  后边的理论大家就熟悉了: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交互变化而生万物。

  阴阳二气处同一个统一体中,既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相互激荡,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生发。

  所谓“独阳不生,孤阴不长”。二气的这种关系的运动变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这其实就是辩证法,张载用了精辟的言语来总结——一物两体,动必有机。

  这是关学的哲学基础,后边还有由此发展出来的认识论,人性论,形成了较为严密的哲学逻辑。

  其中的认识论,广泛阐述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所以那些声称中国有没有哲学的牛人们,苏油不知其是学问不够,还是别有用心。

  张载不知道苏油对自己的学说还颇有研究,有些惊喜:“愚思所得,明润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