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五章 授官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个“权”字,表示是超阶试用,资历还不够老。

  充理检使,是兼差遣,也是实务,能力强的人可以一身多差,充字表示资历比带权字的人强。

  上护军,是军功,军功最高共有十二转。

  为什么文官会有军功呢?这个叫策勋,为军事出谋划策,调运军需,部署方面,都是军功。

  木兰辞里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说得就是军功都到顶了。

  上护军是九转策勋,视同正三品,但是这个是荣誉,不是什么职务品级。

  最后赐紫金鱼袋,则是皇家给的,司马光职务没有到三品,却已经服紫袍,加金鱼袋了,前边就要加上一个‘赐’字,表示这是特殊荣誉。

  大宋的事情,就是这么复杂。

  状元王俊民,初入官场,朝廷授承务郎,大理评事、佥书节度判官厅公事。

  承务郎,文散官,从八品下。

  大理评事,正官街,从八品下,阶官,不任其事。

  佥书节度判官厅公事才是差遣,叫“职官”,即实际担任的职务,又叫通判,大致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市委办公厅主任。

  王俊民其实就是徐州通判。

  相比其余同科,这就已经有了十年的优势。

  榜眼陈睦,授儒林郎,东京留守军事判官,应天府发解官。

  到了探花苏油这里,争议难下——这娃实在是年纪太小了。

  首先提出反对意见的就是王珪:“朝廷授职,岂同儿戏,听闻此子年方十四,如何牧民任事?臣试举之时,取为十一名,就是考虑到了这点,却不料陛下擢为第三,此事不妥!”

  王安石是这次科举的祥定官,只得出来替皇帝背锅,苦笑道:“此子文章,并无瑕疵,如果不拔擢高等,实在是不公。”

  欧阳修也为苏油争取:“正是如此。朝廷科举,行弥封誊录,所为者何?便是为了取士公正。不能因为苏油年纪尚小,便随意黜落。这样会伤了士人进取之心。苏油为臣保举,臣敢保其文章策论,均是上等。”

  王珪冷笑道:“今则如何?按等授官?”

  韩琦说道:“诸位无须争执,出外牧民肯定是不行的,就在京里考虑吧。”

  赵祯面无表情:“苏油是蜀中出来的,赵卿,宋卿,你们在益州任过职,你们也说说吧。”

  赵抃这才出列:“陛下,我倒是认为,苏油年纪虽小,但沉稳端凝,思虑周全。我觉得授其正职,也没什么。”

  宋祁说道:“此子虽少,在蜀中颇有奇名。不过为了培养他,留在京中,担任个监丞之类的职务,应该问题不大的。”

  王珪一甩衣袖:“荒谬!十四岁的监丞?”

  赵祯小心地提了一句:“要不,效当年童子科晏殊,授馆阁读书?”

  这回轮到欧阳修反对了:“不可,此子在眉山学宫,多受龙昌期影响,‘世无周公,则亦无莽’,这不是‘圣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