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艰难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大水、瑞石、平石、白田、大通、石门八个城镇。

  苏轭临去之前,还特意留下三库香料,让广州父老以此为本,建居养院、举子仓、慈幼局、同济院,百姓们感激他,为之建“遗香亭”。

  高滔滔下懿旨,命漏勺入宫奏对。

  之后进中书舍人,兼翰林侍读学士。

  中书舍人,是如今朝廷里一个关键的岗位。

  宋代元丰以前,中书舍人没有实职,但是是一个“中转官”。

  中转官的意思,就是朝廷想要用这个人,但是级别或者资历又有所不足,便先在这个位置上放一放,很快就会升迁转走。

  非皇帝宠爱,或者声名极高而资历不足的臣子,一般放不到这位置上。

  元丰以后,中书舍人变得更加重要,之前的那个功能尚存,比如苏轼、苏辙、郑雍、钱勰等,都走过这条路;还恢复了唐代实务,那就是负责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中书省的诏令。

  最重要的就是吏房中书舍人,直接代表皇帝制写对官员的升贬的诏令,且具备封还的权力。

  当然,代表皇帝的笔杆子,这个职务是需要通过考试的,除了大苏这个唯一的例外。

  这个诏命也没有什么异常,以漏勺科举的名次,出仕到现在的履历,恩荫这么久爬到的级别,和小皇帝的关系,还有苏油的面子,立下的功劳政绩,差不多也应该这样。

  如果非要找瑕疵,那就是年龄太小。

  但是龙生龙凤生凤,所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前者是现象,后者才是本质。

  年轻人容易操切。

  然而这毛病漏勺一点没有,这娃办事牢得很。

  料理广州和广南东路,完全是走一步看十步,直到离任都还有一堆后手交给继任者。

  不过刘挚高风亮节,不愿意贪墨漏勺的功绩罢了。

  何况还有苏油的例子在前头,到底入仕年纪还没小过他爹,同样不算什么毛病。

  唯一的出格,就是漏勺回京立刻被加了侍读翰林学士的头衔,其实基本上就是赵煦明确宣布,这位,是我夹袋里头最亲的人了。

  除了少数几个人能够察觉到蛛丝马迹之外,大宋朝廷,还是那样的安静。

  秋,七月,辛卯,辽主如黑岭。

  承平日久,辽国的军事实力大为衰退,以往无往不利的宫帐皮室铁林,成了权贵子弟们的寄身之所,走马飞鹰倒是一流,临阵战斗却成了怂包。

  三千皮室干不下叛妃弟弟一座木城,数年之中还被打得屡次大败,最后需要靠女直人来撑场面,这样的情形,是阿保机时代不可想象的事情。

  庚戌,耶律洪基处置了临阵脱逃的耶律绾、徐盛,追赠辽国西事死难诸臣。

  以耶律托卜嘉乃耶律仁先之子,死事孤城,临难前还不忘上表详述鞑靼军制变化,要耶律洪基做好充分准备,其情忠烈可感,赠侍中,谥贞悯。

  西圉不宁,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