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金莲华炬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今为何官?”

  “备员翰林充学士。”

  “何以至此?”

  苏轼说道:“遭遇陛下。”

  高滔滔:“不关老身事。”

  “必是出自官家?”

  “亦不关官家事。”

  “岂大臣荐论耶?”

  “亦不关大臣事。”

  苏轼麻爪了,愕然道:“小幺叔不会行此,臣虽无状,亦必不别有干请,否则小幺叔也必不容臣。”

  “内翰想到哪里去了。”高滔滔说道:“早就想告诉学士,此是神宗皇帝遗意。我曾见他饮食而停箸看文字,询问左右,左右人曰:‘此必苏轼文字也。’”

  “已而神宗起而称之,曰:‘奇才,奇才!’但未及用学士而上仙耳。”

  说完自己先哭了起来。

  苏轼对赵顼其实是隐隐有些怨气的,今日听太皇太后说赵顼其实一直都很关心自己,也不由得愧感交加,痛哭失声。

  赵煦是最崇拜自家老爹的,高滔滔跟苏轼一哭,更是跟着哭得稀里哗啦。

  过了好一阵,高滔滔才收拾心情,命人送来温水给苏轼和赵煦擦脸,然后赐茶。

  高滔滔问道:“官家近日喜欢军略,常去军机处请教几位宿将,倒是颇有进益,然于诗赋义理,却有些慢悟,是天性使然吗?”

  这就聊到了赵煦的教育问题,苏轼同时也任着侍讲,这问题算职务范围,说道:“天下学问,其实方法相通,官家上智聪睿,既然理工军略都能进益,诗赋义理亦是当然。”

  “所谓正心诚意,只在学与不学,不在此易彼难也。”

  “陛下,先帝有《封桩库诗》云:五季失图,猃狁孔炽。艺祖造邦,思有惩艾。爰设内府,基以募士。曾孙保之,敢忘厥志。”

  “又有《元丰库诗》: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顾予不武资,何以成戎捷。”

  “此皆诗中上品,以气象论,正是英武之君,校以文采,亦使群臣瞻望。”

  “《尧典》曰,诗言志,先帝得尽其义矣。”

  “戎捷复图,思军事也,歌而咏之,激士心也。其中‘曾孙保之,敢忘厥志’,便是叮咛陛下,牢记祖宗恢复之志。”

  “臣每观陛下欲法先帝,那就不但要法先帝之志向,更要法先帝之刚毅,先帝之忧劳,还有先帝之气度,先帝之学养。”

  “当法先帝为了志向所作的一切努力,否则就是志大才疏,得其形不得其实耳。”

  “臣在大学堂文学院,正在提举搞一本《语法》,待成书之后送与陛下御览,读后按图索骥,就不会再觉得古文艰深了。”

  赵煦顿时感觉父亲是好榜样自己要努力赶上他老人家,认真点头:“学士说得是,我都记住了。”

  高滔滔在帘后默默听着,也是不住点头,苏家人搞教育,那真是相当可以的。

  程夫子说几天大道理,怕是也当不了苏夫子说这几句。

  夜已深了,高滔滔再次叮嘱:“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