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9章 荷兰使者_1627崛起南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但也知道大本营对于澎湖基地未来向东还是向北扩张控制区,仍然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论。大本营那边有人对开发台湾的前景感到忧心忡忡,但钱天敦知道其实还有别的势力更不愿意看到海汉踏足台湾岛。

  1632年11月2日,一艘荷兰商船在海汉巡逻船的引导之下驶入澎湖马公港。在码头接受了详细的登记和检查之后,荷兰船长菲利普终于踏上了澎湖的土地。

  菲利普早在十年前就来到远东,澎湖也曾经是他往返于南洋与东北亚的航程中固定会停靠的一站。不过现在的马公港与他印象中仍是东印度公司领地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海汉人在工程营造方面的本事展露无遗。整个码头的地面都经过了翻修平整,泊位附近都有高大的吊架,码头工人们以极高的效率装卸着货物,速度远远超过以前单纯依靠肩扛手抬的装卸方式。而码头上运送货物的平底车全部都是在铺设好的轨道上运行,显得十分有序。

  码头上原本的木棚式仓库全部都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坚固可靠的砖石结构仓库。菲利普不太敢想象特地从大陆运来这么多的砖石会花费多少银子,而这似乎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海汉对于澎湖这个地方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当然了,菲利普并不知道海汉在夺下澎湖之后已经在岛上修建了两处制砖工坊,虽然产能不算太高,但基本也能够应付本地的基建工程所需了。

  除此之外菲利普也注意到码头上随处可见身着灰色衣裤的海汉民团士兵,如果不是过去的交锋纪录就摆在那里,菲利普真的很难相信这些身材瘦削,肤色黝黑的海汉兵居然能够打败战无不胜的东印度公司,让巴达维亚默认了海汉人在福建海峡和南洋地区的圈地行为。不过菲利普仍然坚信东印度公司有朝一日必定改变颓势,还会从海汉人手中夺回这些失地——当然了,首先东印度公司得从巴达维亚战乱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中缓过劲来。

  虽然巴达维亚的战事已经结束了两个多月,但其所造成的影响却还远远没有终结。由于失去了这个重要的贸易中转站,荷兰人在东北亚地区的贸易也大受影响,大员港目前已经有七成商品因为巴达维亚断供而变成了零库存,商人们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货物能够运往琉球、日本和朝鲜半岛进行销售。

  真正有头脑的海商自然会预见到这种现状所将带来的危机,因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乃至明人,都会趁着这个空窗期加紧蚕食原本属于东印度公司的市场份额。但现在荷兰人在大明的唯一代理人十八芝已经成了丧家之犬逃离福建海域,荷兰人也没法从大明获得可供贸易的商业资源,由于没有东西可卖,一部分海商不得不改变了以往的策略,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