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81章 雪崩式坍塌_直播之工匠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间,从发现问题到现在,他们已经讨论了四个小时了。

    “行了。”他声音低沉,带着一分沙哑。

    抬起眼时,众人看着他,仿佛瞬间便老了十岁。

    “停止沉放。”林总工目光沉痛,做出了这个令他非常痛苦,却不得不做的决定:“传命令下去,将沉管撤回坞内!”

    “总工……”有人惊疑不定地看向苏总工和陆子安。

    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苏总工摆了摆手,打断了他们的询问:“去吧。”

    消息传到北亰,举国关注。

    在交通运输部的协调指导下,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均在第一时间派出资深专家紧急支援……

    国内25位常年研究珠江口泥沙、潮汐和气象方面的顶级专家,成立了技术攻关“国家队”。

    专家组先后召开36次专题会,开展了9大类300余项风险排查,在施工现场周边120平方公里海域布设6组固定监察基站、24组监测仪器。

    先后完成200组地质取样普查、30多次密度检测,分析研究泥沙产生的原因。

    制定应对措施,探索建立预警、预测机制的可能性。

    所有人都精神紧绷,愁眉不展。

    陆子安也很着急,但确实是无能为力。

    海洋泥沙回淤是世界性工程难题,早在设计阶段,工程师们就有考虑到珠江口海底泥沙回淤,制定过施工解决方案。

    之前,他们一直依照这个方案,有惊无险地完成了前十四节沉管的安装。

    可是随着隧道的延伸,海底水文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

    “E15”沉管以东的基槽处于铜鼓浅滩南部滩尾,受河口冲淡水和浅滩下泄泥沙的直接影响,铜鼓浅滩尾部淤积南移,沉管施工处于有利于泥沙落淤的水动力泥沙环境中。

    特别在冬、春季,受潮流、东向风浪等作用,铜鼓浅滩泥沙再次启动扩散,直接影响“E15”沉管以东基槽区域,因而基槽淤积越发严重。

    专家们根据现场大量实测资料,并结合动力地貌、卫星遥感反演、数学模型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