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6 进城_唐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脚步沉重而又缓慢,每一个人的表情都是充满了深沉的哀伤。

  “臣芒松芒赞恭迎大唐太子殿下。”芒松芒赞也不过比李弘大五六岁,但看起来好像已经快要三十岁了。

  李弘策马扬鞭,粮票仿佛也知道自己是胜利的一方,前题耀武扬威的弹起,然后嘶鸣一声,这才驮着李弘,踏着小碎步,缓缓的走到了城门口不远处。

  跪在地上的数十人,每一个的脑袋都伏在地上。

  而芒松芒赞在吐蕃大相嘎尔赞卓,跟副相查莫的陪同下,跪在了最前方。

  三人仰视着踏马而来的李弘,眼神中流露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

  “战争的结束,意味着和平的到来。大唐会一如既往的与你们世代友好,并承诺,会为你们派来大唐最好的工匠跟先生,一同为我们吐蕃的富有而努力。”李弘坐在马背上,接过象征吐蕃赞普权利的印玺。

  而这一方印玺,其实在吐蕃人眼里,并不是很被看重。

  他们更加看重的,则是苯教高僧对于吐蕃赞普的认同跟忠贞,而高僧的举动,也左右着民心。

  这也是禄东赞在松赞干布死后,为何没办法废掉孤儿寡母,自己当赞普的原因。

  神权一旦大于王权,往往只会兴盛了教会,愚昧而又被蒙蔽的百姓,依然不过是权利之中的附属品。

  但如今苯教在吐蕃,依然是深入民心,不但是百姓之精神,而且还是王室成员、达官贵族的精神支柱,想要一下子让苯教从权利的中心退出,李弘也没有好的办法办到。

  何况,如今的吐蕃,在自己进入后,不会是真正的被大唐占领,而不过是强权介入。

  看看是不是以后能够慢慢的分而化之,慢慢的能够通过戴至徳等人的教化,抹掉吐蕃身上的神权印记。

  布达拉宫远远望去,完全没有走到跟前的时候,能够给人产生心灵的震撼要大。

  芒松芒赞跟嘎尔赞卓两人为大唐的太子殿下,一左一右的扶马至布达拉宫山脚下。

  跪在两侧的吐蕃大臣们,一个个如丧考妣,神情漠然。

  原本以为他们已经足够强盛,强盛到足可以利用唐人不善于高原作战的优势,而永久的立于不败之地。

  但最终,他们竟然迎来了一场溃败,决堤般的大败。

  芒松芒赞跟嘎尔赞卓同样神情漠然,陪同着李弘走在众吐蕃大臣中间,缓缓的向前走去。

  山脚下的台阶处,在吐蕃久未露面的圣救度佛母文成公主,在当初两个陪同她,下嫁到吐蕃的宫女搀扶下,正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着一脸冷峻的李弘缓缓走过来。

  “老身文成见过大唐的太子殿下。”文成看着李弘,冷着脸作势要下跪。

  “姑姑不可,如此岂不是折煞侄儿了。”李弘翻书变脸般,脸上原本冷峻的神情,眨眼间换成了柔和的笑容。

  “老身如何敢受的大唐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