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85章 象牙凉席_捡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即便是帝王也只有寥寥数位享用过。

  象牙凉席制作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是广东地方官员进献给朝廷的贡品,具体的制作方法,早已经失传。

  这种凉席,只能在南方制作,北方天气比较干燥,将象牙劈削成片时容易断裂,更不可能编织成席,除此之外,还需要一种特殊的药水来浸泡象牙,使其软化,然后再劈成薄片编织。

  象牙凉席不同于其它象牙制品,工序十分繁杂,其中最难、最反锁的工序在于将象牙劈称厚薄宽窄均匀的薄片,然后再将象牙磨制出洁白的光泽,再劈称丝、最后才是编织。

  每一根象牙料都有自己的纹理,而且纹理是顾着象牙弯度长的,所以只有顺着象牙的纹理走向,这样劈称篾丝状才不易折断。这就要求,将象牙锯成片状和丝状时,必须顺着纹理来。

  将象牙料锯成板片状,再锯成长条、找规矩、抹平这一系列工序下来,利用率只有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六十,而若是在劈称篾丝状的话,利用率更是直线下降到不足百分之十。

  《魏书·韩务传》:“韩务除郅州刺史,献七宝床象牙席。”,《格致镜原》记载:“安南邓上舍说,其祖初入朝贡象牙簟,象牙簟者,凡象牙齿之中悉是逐条纵攒于内,用法煮软,牙条逐条抽出之柔软如线,以织为席。”

  目前仅存的三件象牙席,均来自当初清朝的附属国暹罗的进贡,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馆内,长度全都为二百一十厘米,宽度为一百三十二厘米。

  一件是山东省博物馆从民间征集到的,应该是宫中流传之物;另外一件是清末民初以为在东北和京津地区开设当铺的老板收购的,后来带回山东老家送给了一个县长,然后县长又转赠给一个地主,土改时收藏者分得此席,后捐给国家;最后一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故宫博物院在整理原清宫物品时,意外在堆放着大量台城竹席的库房中所获。

  根据历史学家分析,所发现的第三件象牙凉席,之所以会被混杂在不值钱的台城竹席中,是因为清朝退位以后溥仪仍居住在内庭期间,宫中太监盗宝现象猖獗,有人故意将其藏在竹席堆里面,想要浑水摸鱼,可惜未能得逞。

  有关象牙凉席的来历,还要从暹罗说起,这个国家大象很多,所以象牙制品很丰富。每年都好进贡给清朝很多象牙,由于数目众多,就在广州由编制工匠将象牙处理后,抽成丝编织成象牙席再进贡。

  根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各做成做活计清档》记载:雍正六年,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初四日太监张玉柱、王长贵交来象牙席褥四个。传旨:将席子托毡,沼蓝缎边,铺床用。

  直到有一次,雍正皇帝问暹罗使者,制作象牙席需要用到多少象牙时,暹罗使者回答数百头大象的象牙,才能制成一张象牙凉席后,一直以俭朴自居的雍正皇帝,便下旨不要再做。

  除了雍正外,晚清慈禧也特别喜欢象牙凉席,并拥有一件,一直都深受慈禧的喜爱,每到剩下的时候,便会命人将象牙席拿出来铺在床上,就连后来出逃的时候,都不忘记带上象牙席。

  这件,便是慈禧留下的那件!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