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章 宋成蹊_重生之出人头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商行找份体面工作,所以香港的计程车从业者一直不太多,笨的考不上,聪明的又不肯做,结果就是想坐计程车,除非提前预约,不然想靠站在大街上招手拦车,恐怕一两个小时都未必能拦的到。

  计程车的度比起黄包车自然快了很多,加上下午街道上行人不多,不过二十分钟,这辆计程车就稳稳的停在了九龙城外的龙津大道上。

  宋天耀付了车钱,又额外给了司机一元的小费,这才望向这处在后世被称为亚洲最著名贫民窟的建筑群。

  此时的九龙城寨,还远没有七八十年代时那样大厦林立,光6离奇,只是一些三五层高的木楼石屋凌乱错杂的围绕着几座核心建筑不断扩大堆积,更外面则是木屋和铁皮屋,九龙城寨的城墙,早就在香港沦陷期间,被日军破坏一空,这些建筑没有了城墙遮挡,就好像野草一样肆无忌惮的疯长,至于古老建筑,在194o年香港殖民政府武装拆迁中也大多都夷为平地,只留下了一座1847年修建的龙津义学,一间安老院,剩下的所有建筑,都是战后无家可归的百姓再次搭建的。

  临街就是几处挂着烟枪当招牌的烟馆,还有一些二楼窗口挂着件红肚兜的半掩门娼寮,里面传来男女调情的声音,紧挨着烟馆的隔壁,则是摇动骰子的声音与赌徒下注的声音夹杂在一起,显然里面的人赌性正浓。

  虽然生活在这里的人大多数都是穷人,但是却不缺黄赌毒滋生的土壤。

  看到宋天耀这样一个西装革履的青年出现在九龙城寨内,一些在外面准备揽客的人都有些错愕,显然很少见到他这种衣衫笔挺的人出现在这种穷地方,一时间都忘了上来对他招呼。

  宋天耀沿着九龙城寨仅存的主路龙津大道走到城寨的中央位置,一处遍布历史沧桑痕迹的石制牌坊出现在他的面前,这座百多年历史的牌坊正中刻着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虽经一个世纪的风雨吹打而不改虬劲本色,龙津义学。

  左右则是一副楹联,“其犹龙乎?卜他年鲤化蛟腾,尽洗蛮烟蜑雨;是知津也!愿从此源寻流溯,平分苏海韩潮。“

  这处牌坊的旁边还有一块已经残了小半的石碑,依稀能看到上面是一篇碑文《九龙司新建龙津义学叙》,文末署名道光二十三年,新安县知县黄铭鼎。

  牌坊后面,就是整个九龙城寨如今历史最久远的建筑,也是香港地区最早的一处中文书院,龙津义学。

  宋天耀忍不住伸出手指去轻轻摸了摸已经斑驳的行草石刻,尽洗蛮烟蜑雨,平分苏海韩潮。

  上一世时,宋天耀来过香港观光,也来过已经被改造成公园的九龙城寨地区游玩,却没机会见到已经被英国人连城寨一起拆去的这处牌坊,此时看到这篇寄予厚望的碑文,和这幅气势非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