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二章:朱棣坑了百官,春闱考!_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搭在香肩上,看着镜中人。

  “没,已经和杨荣睡着了……”

  说着,笑着弯腰把徐妙云从凳子上横抱起来。

  徐妙云俏脸不由微红,抬头……

  ……

  时间过得很快。

  朝廷七天休沐,即将结束。

  期间,发生了一件趣事。

  朱棣按照民间借贷标准,给百官定的补偿标准实在太吓人了。

  如果按照这个补偿标准,在打天下期间,搞了不少浮财的勋贵、武将还能承担得起。

  除此之外,大部分官员就是倾家荡产也补偿不起。

  为此,休沐期间,把官司打到朱元璋面前。

  百官气急败坏,就差当着朱元璋的面,指着刘伯温鼻子骂娘。

  刘伯温唾面自干,平静面对,最后提出:“这个利息标准,就是民间正常标准,若是各位同僚不愿接受这个标准,那就要改变民间标准。”

  朱元璋对此表示支持。

  最终,百官为自身利益,有人大义凛然指出,朝廷现行律法,对民间借贷利息的指导上限太高!

  应该予以调整!

  凡是超出朝廷新规上限的拆借利息,欠债人有权拒绝偿还,官府予以支持。

  事后。

  朱元璋高兴询问刘伯温,如何想出这个法子?

  历朝历代,对民间拆借利息都有上限规定。

  但那个上限……

  怎么说呢。

  其实等同于没有上限。

  定的太高!

  根本保护不了普通百姓。

  这个利息,是百官根据历朝历代利息,再加所谓的‘大明实际’制定的。

  百官出身士绅。

  士绅就是民间拆借的主力。

  士绅就是通过拆借,合理合法的侵占百姓土地。

  可想而知,百官制定的这条拆借利息,指导上限,到底有多少公平性。

  民间高息拆借。

  他早想管了。

  多少自耕农,就是因高息拆借、利滚利最终卖土地,卖儿卖女,贫无立锥之地?

  其实历朝历代皇帝,都想管管这事。

  毕竟这事,关乎王朝统治的稳定。

  但无能为力。

  可刘伯温这个法子好。

  百官当然明白,此事长远来看,对他们士绅群体来说,损失更大。

  可他们又面临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如果不降低拆借利息上限,按照现行的标准补偿,很多官员得砸锅卖铁!

  相比利息上限以及利滚利这两项长远利益。

  官员们很清楚。

  这些年,凭功劳、政绩,合法得到的土地,才是更长远的利益!

  这部分核心利益,绝不能动!

  所以,只能一个个捏着鼻子认了!

  一致同意,最终修改了大明律中,关于利息上限的指导条款。

  出现了几千年王朝史,前所未有的低息:千分之二!并且明确规定,不得回利作本,并法外生利!

  这件事能成。

  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百官不占理,他们的补偿,本身就是弥补罪责。

  屁股不干净,底气不足。

  其次,刘伯温准确看到,百官想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