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2章 最温和的方式(专为‘风乱天’_我被骗到缅北的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大行入驻邦康给国人带来的信心,加上《邦康二号令》把红票子设定为了法定货币,将国内病患来邦康买药的高潮直接从动冬季推到了年根底下。

  渐渐的,邦康已经不仅仅只卖药了。

  新鲜的竹笋、好吃的热带水果、一点饲料没有的纯走地鸡……

  除了没有景区一样的高昂物价,这儿的消费水平对于国民来说,就像是到了非洲。

  就这,咱们国家这群人还使鬼心眼子呢!

  咱们这群为了买药来到邦康的人,不管听见什么价格,只要对方能听懂汉语,那直接拦腰砍一半,给佤族那些实诚的村民全砍懵了,最后气的两边闹到了警察局。

  警察的判罚是:“你同意没同意?是不是当场交割?只要是,就不叫骗!”

  “交易合法。”

  佤族老实人当着全市场的人,露出了一张苦瓜脸,所有人都看见了他这种状态后,从第二天开始,市场上的物价彻底翻倍了!

  这回轮到国人去警察局报警了,民生非常重视亲自接待,并把昨天的询问录相拿了出来,问国人:“你同意没同意?是不是当场交割?只要是,那就合法!”

  当然,这俩人不是一个人,第二个人是买完东西以后才听说之前的价格,结果到了警察局,却哑口无言了。

  人教人一辈子都学不会的生意经,让事教人,一次就会。

  后来,国人学奸了,他们发现邦康有两种物价,你要是说着缅语过来,还很熟络的样子骂骂咧咧,到这儿该多少钱还多少钱;要是穿着全身LOGO的大牌,脖子上还挂着金链子,对不起,能给你添个0。

  混乱的市场让很多国人看见了商机,有些需要长期在邦康治疗的病患子女,竟然主动摆起了摊,以诚为本的开始做生意了。

  佤族看见有外人开始来抢生意,态度也变了,可就这,做生意还是做不过国人。

  为什么?

  国人聪明啊。

  在邦康,十块钱八双的袜子,就写十块钱六双,等你买完转身离开的那一刻,人家会热络的凑上来和你学两句缅语,随手多拿两双袜子送去过,还得多说一句:“你人好,这两双白送,以后常来。”

  他原本十块钱八双也挣钱,袜子这玩意儿走的就是个量,可这么一来,不光挣了钱,还学了缅语,最终还留下了一个回头客。

  邦康的佤族同样卖袜子,每天就大眼瞪小眼,愣得喝的看人家挣钱,什么时候人家收摊了,有人来买袜子问价,他才会来一句:“十块,六双。”

  我的意思是,邦康市场环境从混乱到有序,和勐能的变化不太一样,这儿几乎没怎么需要官方参与,就自然而然的完成了转换,迫使所有人卷起来的不是政府,是在市场上流动的钱。

  慢慢的,市场上再也没有十块六双的袜子了,佤族看明白了这一招,直接给招牌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