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6章 坦言历史_明初第一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鸦片战争前后的欧洲那个时代的水准,恐怕在几亿富裕人口能够提供的充足廉价劳动力面前还是未必有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欧洲科学界那种风气。

  甚至张小磊有一个不太有太大证据的猜测:十九世纪中后期欧洲技术爆发性的进步,很可能和马恩时代欧洲风气运用的共产主义运动还有各种社会主义运动有关。如果不是那些风起云涌的红色风潮,究竟有没有“利润的驱动胜于十所大学”云云还真不好说。

  当然在这个时代执政了一段时间有过一些经验的张小磊觉得或许东方的传统与欧洲未必一样,未必会有马恩,或者即便有也很可能是三民主义或社民党一类的人物。那廉价劳动力给技术发展带来的阻力很有可能就更大了。

  左思右想之下,张小磊觉得只有进一步的确立自己的权威和大能,有鼻子有眼的描绘一个完全可以系统性印证和证实的精确未来,才能让人们真的相信自己的“祖训”不是宗教式的胡说八道了。

  想到这里,张小磊也就继续说道:“在我所经历的那个世界里,并没有南宋孟珙逼宫之事,也没有忽必烈意外战死之事,南宋大概在百年前左右的时候就灭亡了。不过蒙古那样的胡人五百年之运,建立了大一统的元朝。最终后来推翻元朝的还是那些人,不过起家的方法可与我们的这个世界不同。”

  “最终得天下的是谁?”

  “还是朱元璋”张小磊这个时候心中已经没有太多的顾虑和芥蒂了,因此接着说道。

  “想来也确实如此。。。”对此,多少了解过一些事情的邓敏并不觉得意外,春杏还有杨雪儿杨红儿等人的心没有在这个方面,因此也就没有存在什么异议。

  张小磊接着简述历史道:“那个时代或许是因为元朝大一统时期硬通货外流的更厉害的缘故,没有条件建立如同东南大周或者宋朝一样的社会机制,似乎又退回到类似唐初时候的某种机制上去了。不过那个时候因为很多军事技术与传统乃至世家大族的彻底消亡。军事实力上始终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隐患。开国前两朝的时候凭借着强大的动员力乃至还算靠谱的的指挥还好。虽然没有开创出如唐汉一样的边功,可也没有再同北方少数民族的较量中吃亏太多。”

  或者说:当局挑选的优秀人才,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方向和方法会是啥?如果考虑政治社会机制的类似性,二战时代的日本人对小野宽田郎的政治教育是否是个代表?或者还是参考解放前国民党时代官方意识形态,乃至1929年蒋校长在湖南那次讲话精神?

  参考历史,大致估测和勾画这类人的形象

  3:社会现状和理想有出入并不是不可克服的问题。民国时期的社会现状难道符合三民主义甚至是“以进大同”的精神?为什么依旧那么多“三青子”“李涯”“王升明”?对未来的看法和判断才是最重要的。不对政权的未来持积极态度?那就别奉献啦,哪凉快或者哪福利高挣钱多哪歇着去。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