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一章 独钓西湖,认知颠覆_独治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桥头,伸手轻轻地抚摸着这古老的桥栏,感受着它历经风霜却依旧坚固的质感,感受那一份属于历史的韵味。

  落在后面的官民跟随,亦是只能远远看着朱祐樘的背影。

  有关断桥的传说,有着不同的版本。

  据说,当年白娘子与许仙就是在这座桥上相遇并借伞定情的。后来,白娘子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许仙为了救她而断桥,但并没有成功。

  除了神话外,还有就是每逢下雪之时,这里的桥面被白雪所掩盖,从而给人一种桥被中间劈掉的错觉,亦是断桥残雪的由来。

  当然,最为靠谱的是这座桥由段家人所建,居住在桥对面的段家人为节省过湖距离而修建,所以又称“段桥”。

  由于谐音的缘故,原本的“段桥”便成为大家口口相传的“断桥”。

  朱祐樘走过了这一座充满历史痕迹的断桥,而断桥的那一头已经修建了一座钓鱼亭,隐隐有种重回西苑的错觉。

  “陛下,请!”刘瑾持鱼竿在钓鱼亭边上恭候,一切显得那般的熟悉。

  朱祐樘坐在软榻上,此次随行南巡的韩幼英已经泡好茶水,正在恭敬地等着朱祐樘在垂钓之时享用香茗。

  这一时刻,西湖跟太液池是那般的相似。

  朱祐樘手持鱼竿,上面已经钓好的鱼饵,显得十分熟练的一甩,带着鱼线的鱼钓落进了西湖清澈的湖水中。

  只是甩出去的鱼线不再是马鬃毛或蚕丝等天然纤维,而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工纤维,即后世鼎鼎有名的人工纤维——尼龙。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反复研究,加上大明朝廷的财政支持,玄学院邵元节所率领的团队终于研究出尼龙。

  这种人工合成纤维尼龙打破了天然纤维的限制,不仅拥有更强的柔韧性,而且完全可以实现量产。

  朱祐樘躺靠的软榻之上,看到久违的鱼线跟随鱼饵沉入湖中的时候,亦是手持着鱼竿,显得神情专注地凝视着湖面的动静。

  既然来到如此的人间胜境,亦不在这里钓上一钓,还真辜负了此次南巡,亦是辜负了这里丰富的鱼资源。

  “陛下开始垂钓了!”

  “听闻天子一日能钓百鱼!”

  “今日老夫能见到天子垂钓,实乃三生有幸!”

  ……

  此次随行的官员和乡绅都被阻拦在断桥的那一头,但他们在岸边能够看到天子垂钓西湖,不由得议论纷纷起来。

  杭州知府徐鸿为了招待好皇帝,亦是一直在忙前忙后,而今提前安排江南几位最知名的画师坐在岸边进行绘画。

  在他们的笔下,一幅盛景正在慢慢地跃于纸上。

  既有西湖的湖光山色,亦有天子全神贯注的垂钓,还有官民在这里观礼的场景,力争将这一幕呈现世人。

  “动了!”

  “快看,浮标真的动了!”

  “安静,都别吵,你们懂不懂钓鱼的!”

  ……

  有眼力好的官员注意到浮标动了后,却是难掩心里头的那份激动,简直比自己的鱼儿拉线还要紧张。

  只是懂得钓鱼的人当即喝止,虽然隔得其实比较远,但还是担心这帮冒失鬼吓到湖中的鱼。

  咻!

  说时迟,那时快,朱祐樘动手了。

  在看到浮标沉底的时候,他便用力地提竿,在鱼线绷直的时候,当即清晰地感受到水底传递上来的那股拉力,有重物被自己硬生生地提了起来。

  这一刻,他的心里显得十分的紧张。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