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三章 万丈豪情,先建后朝?_独治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务汇报。

  安南国已经一分为二,加上由大明王朝所扶持的占城国,中南半岛最强的一股势力彻底被打散,而其他藩属国纷纷臣服于大明。

  朱祐樘并不热衷于国土扩张,亦是没有打算吞并安南国的想法,现在所图的其实是海外资源。

  军事上,大明王朝在中南半岛的东边完成驻军,而且跟北越、占城、南越和老挝已经签署军事联盟,此举有利于掌控整个中南半岛,有需要便可随时对某个反动势力进行军事打击。

  文化上,由于文化输出十分重要,故而第一批支教中南半岛的两广生员派往中南半岛,创建圣人书院宣传华夏文化。

  经济上,华夏的棉布正有序地进入中南半岛市场,除了换回来各国土特产外,亦从暹罗换回大量的米粮。

  朱祐樘时常给汪直回复,此时便认真地写下:“南洋诸国上贡胡椒配鱼烤之,极为美味,然朕独美不如众美,欲与臣民共享,可跟南洋各国通之有无!”

  其实不仅是西方,国人对香料同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虽然苏木、降真等香料的国内市场需求空间更大,特别苏木是中药的重要原料,但朱祐樘独爱胡椒。

  胡椒的上贡史可以追溯到洪武十年,在爪哇贡物中,胡椒便有7.5万斤。

  受到这么多年海禁政策的影响,胡椒流入国内的数量过少,特别一度还遭到明廷的禁令,所以造成胡椒的价格过高。

  朱祐樘知道胡椒不仅受国人所喜爱,亦是自己烧鱼的重要配料,而且在西方是价比黄金般的香料,所以自然而然地瞄上了南洋的香料市场。

  现在通过棉布换香料的方式,既可以将大明棉布推广出去,同时可以将广东打造成为香料的聚散地。

  一旦将来大明跟西洋通航,那么大明便可以借助南洋的香料供应,从而将大明打造成为香料的出口大国。

  正是如此,他现在让汪直替自己推动南洋胡椒贸易,让大明成为世界第一香料大国打下扎实的基础。

  铜炉升起袅袅青烟,东暖阁充斥着一股淡淡的檀香。

  朱祐樘刚刚还满意自己所倡导的南洋香料贸易,但看到朝鲜方面的情报后,整张脸瞬间黑了下来。

  最近最重要的对外政策是征讨建州女真,只是想要达到这个目标,位于南边的朝鲜出兵相助无疑事半功倍。

  早在今年年初,朱祐樘便已经开始推动这一件事,派出使臣让朝鲜像当年相助成化帝那般出兵帮大明剿灭建州女真。

  “小王闻为政之本,贵在无为。陛下登基不足两年,风雨调顺,年登岁稔,人无水旱之弊……因鹿筋不足贡,讨之,非天朝大国贤主也……今建州有认错之心,犯边之寇乃卫中逆贼,卫使已清理门户。小王以为建州知错,又有悔过之心,故望大明皇帝体恤女真部落不易,止刀兵,小王敬上!”

  朱祐樘原本是要督促朝鲜国王出兵帮忙自己清剿建州,结果朝鲜国王李娎没有同意则罢,竟然是要劝自己止兵,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为政之本,贵在无为”,这大概是朝鲜国王的心里话。

  李娎是李氏王朝的第九位君主,原本王位已经转到叔父头上,但由于叔父的儿子过小的缘故,竟然神奇地转了回来。

  只是当时他不过年仅十一岁,真正的获利者是其祖母贞熹王后,贞熹王后通过垂帘听政掌控朝政。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