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夏言烧,一语成谶_独治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大夏看到来人,当即显得十分不屑地道:“我说是谁呢?汪公公,果真好手段啊!人都已经被先帝贬到南京,竟然这么快便能得到新君的重用了!”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当年进了诏狱,但却并不知晓另一段隐秘,那就是在背后从中作梗的人其实正是汪直。

  所幸那个时候西厂被撤销,若自己当时进的是西厂,以西厂那种用具手段,自己早已经将罪行交代清楚了。

  只是汪直的败局其实早已经注定。在他们文官集团和宫里太监内外勾连之下,先是一起推动先帝对调到大同的汪直产生猜忌,最后再一起将汪直进行弹劾贬官免职。

  按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从小是在他们词臣的调教下成长,早已经被他们灌输了正确的价值观,定然不可能再重用这种已经被他们搞臭的奸人。

  由于自己选择跟随恩师离开翰林院入职兵部,故而没有能够顺理成章地成为朱祐樘的老师,但印象中的朱祐樘是一个很好掌控的太子。

  结果事情还是出了偏差,新君竟然将汪直提拔为南京守备太监,更是安排前来帮助刘忠清丈田亩,着实让人看不懂了。

  尽管不知道事情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但他跟汪直的阵营分明,所以注定两人的关系是敌非友。

  “杂家生来便是要为帝皇家做事,自然是要努力表现自己!倒是刘大人,一直盛传你在令尊的墓旁结庐而居在,常年是寸步不离,怎么今日还跑了回来呢?难道不怕令尊的墓有所闪失?”汪直并不以自己的投机邀宠为耻,却是略带嘲讽地反问道。

  作为后世有名的弘治三君子之一,刘大夏在宣扬上其实是花了大力气。

  像得知自己父亲去世的消息,他当机立断地选择隔日启程返乡守孝。原本是一件所有官员都无法避免的事情,结果自己仅是比其他人快上一点,便成了自己宣扬孝顺的一项事迹。

  刘大夏自然不可能常年在郊外寸步不离,却是不觉得尴尬地回应道:“墓庐那边已是安排人员代守!今日乃中秋佳节,老夫回来跟家里过节,又有何不妥?”

  “汪公公,你今日怎么不回家跟家人团聚呢?”

  “汪公公的东西都没有了,大哥这不是往他伤口撒盐吗?”

  “汪公公要不找一个,我们兄弟二人勉为其难,帮你播种?哇哈哈哈……”

  ……

  刘大夏的四个儿子得知父亲归来的时候,亦是全都迎出门口这里,而今当即纷纷对汪直进行嘲讽道。

  刚刚闻讯而来的华容知县见状,不由得咽了咽吐沫。

  虽然他一直知道刘大夏四个儿子在华容县无法无天,但万万没有想到竟然胆敢如此公然嘲讽钦差,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神机营千户李伟怒气上前,却是被汪直抬手阻止。

  咳!

  刘大夏对自己四个儿子轻轻地咳嗽一声,而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