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 河图洛书_重生之无限超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用,河图即先天,洛书即后天。”“故图与书,相互表里,不能分割。”(《易楔》)还有人认为河图重“合”,具有奇偶相配、阴阳互抱、生成相依的特点;洛书重“分”,具有奇偶分离,生成异位的特点,两者一分一合,体现对立统一、盛衰动静的辩证关系。

  《易·系辞上》:“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故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孔子相信河图、洛易的存在,并以二者作为圣人作《易》的四条依据之一。

  《竹书纪年》:“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路史·黄帝纪》:“黄帝有熊氏,河龙图发,洛龟书成……乃重坤以为首,所谓《归藏易》也。故曰归藏氏。”

  《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陈注:“当尧之时,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事……洛书龟书是为洪范。”《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虽然对于已经对中华文明所以历史都了然于心的云昊来说,这些史书记载的东西不完全正确,而且对超自然力量过于贬低。但是,自从伏羲观河图洛书而演八卦、作《连山易》开始,河图洛书一直在人族代代传承。三皇五帝依据河图洛书推演总结出最早的文化经典《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炎帝的《神农百草经》,黄帝的《归藏易》、《黄帝内·外经》和《奇门遁甲》,然后直到周文王的《周易》为止。自从姬发把河图洛书埋在这座文王姬昌墓里镇压大周王朝的龙脉之后,河图洛书才开始在历史上销声匿迹,成为传说,再也发挥不了指点华夏文化前进的作用了。

  这也导致自从春秋战国时期依靠华夏先贤的积累出现了一次“百家争鸣”的盛宴之外,失去河图洛书之后的两千多年。华夏文化一直在吃老本,再也没有以前的进步速度了,以至于近现代被西方文化超越。

  要知道,河图洛书其实不是两幅图,而是两个相当于推演器的东西,可以在给定一些关于自然、人文、术理等等方面的知识之后进入更深层知识的推理,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文明发展、预测未来、思想哲学、灵魂超能等等,完全是个人、国家、种族、文明发展进步的超级推进器和作弊器。不过,现在就要被云昊笑纳了。至于独自使用是资源的极大浪费,献给国家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云昊就敬谢不敏了。云昊表示,我会给华夏民族补偿的,而且如果不是我,别人也得不到,不还是跟没有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