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章 最积极的人_隋唐小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奇书网隋唐小书生!

  “老夫这些年也存了一些积蓄,这是对于大唐的教育非常有帮助的一件大事,如此利国利民之事,孔家自然全力支持!老夫愿意出一千两,在襄州建立一座公学!”

  孔颖达的话一下子就再一次吸引了朝堂之上所有人的注意,包括坐在上面的皇帝李二都有一些意外地看了一眼孔颖达,然后不动声色。

  皇帝李二如此聪慧的人,自然已经想到了孔颖达如此做的目的,当真是好魄力,好谋算啊。

  建造如此多的公学,就需要很多的教书先生,而大唐现在读书人实在是太少了,大部分是世家的子弟,其他就是儒门弟子,至于寒门实在是太少了。

  说实话,寒门弟子如果不是家境稍微好一些,或者是自己刻苦,找到书籍,找到能够教他读书识字的人,不然就是一辈子的文盲,这个时候没有文盲这个词的出现,把不会读书识字的人都叫做大老粗。

  这个时候能够认得几个字,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如果能够认识很多的字,或者是读过书,那就更加了不起了。

  总的来说就是这个时候,教书先生是非常难得,要是真的建立了这么多的公学,肯定有学子去读书,那么到时候没有教书先生,怎么办?

  孔颖达一下子就捐出来这么多,除了想要博一个名声,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想要让他们儒家的那些没有中举,还没有一官半职的闲适书生,去当教书先生。

  这样一来,那些公学出来的弟子,也算是他们儒家门下的弟子,这样一来,儒家就能够再一次强盛。

  当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啊,在场的一些官员,那里还不明白这位大儒的打算,都是开始也在心中谋划着到时候让自己门下的人也去当教书先生,笼络一些人才。

  当然了,这个笼络并不是直接把人才拉到自己的阵营,毕竟现在皇帝李二那么精明的一个人,要是有人真的拉帮结派了,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死罪。

  只不过是拉人情罢了,公学里面有了自家的教书先生,到时候稍微表明一下身份,相信那么学生心中也很清楚。

  云毅也是看了一眼孔颖达,已经胡子花白的老人,却非常有精神,眼中总是时不时冒着光,这样的人心中定然是有沟壑之人。

  只不过既然想要建立公学,想要为百姓谋福利,为那些寒门弟子找一个很好的出路,让大唐走上不一样的道路,云毅怎么可能就让儒家的人钻了这个空子。

  李二神色不明,不知道在想一些什么,就这样看着下面的官员,一个一个的上报自己捐款的字数。

  几个小时过去了,这个捐款活动总算是过去了,侍郎照着自己写的内容念了一遍,看有没有写错的,确认好了之后就是下午的收账了。

  李二再一次把云毅留在了御书房,美其名曰是为了再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