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一章 秋雨临产_隋唐小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奇书网隋唐小书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在大唐的大街小巷里面,都会听到这些话,那些不识字或者是正在识字的小孩子,都会读,有的小孩子跟着别人读几遍,也就会了。

  然后就会变成一传十、十传百,毕竟《三字经》里面的句子读起来是朗朗上口,只要是记性好一些的人,都会背下来。

  几岁的小孩子那里知道自己读出来的这些是《三字经》,被誉为经典之作之一的神书,只知道其他的小孩子都会读,而且还是朗朗上口,非常好听。

  大唐已经在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这个方向是会让大唐走向更加强大,比之历史上的大唐还要强大的存在。

  一个活字印刷术和改良的造纸术已经让李二有了前所未有的雄心,更为重要的是他手中掌握着最强大的武器天罚。

  只要是见到过天罚的威力的将军,对于这样的武器丝毫升不起反抗的心思,只要是反抗了,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所以李二有实力、有钱才、有人才,要什么有什么,再加上没有渭水之盟的这种污点,在他的可以营造之下,弑兄杀弟夺位的污点都影响很小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李二这个皇帝算是底子最为雄厚的皇帝了,就像是现在的让大唐私塾或者是府衙都有《三字经》这样的事情,绝对能够轻松通过。

  世家的人绝对不敢在这件事情上面做文章,不敢阻拦,也不敢忤逆李二的旨意,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啊。

  在经历了云毅这位钦差大臣的一系列事件之后,世家的人已经看出来皇帝李二有心想要打压世家,这个时候要是再不低调,绝对会把皇帝李二抓出来当做出头鸟。

  最为关键的是这件事情的背后还有儒家的人在支持,有了这些人的支持,世家更加不敢忤逆了。

  国子监的最大作用除了收集天下学说书籍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大唐教育机构的最高权力中心,里面的人都是儒家之人占据,什么大儒啊,儒家弟子啊都在其中。

  而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也被交给了国子监,借助儒家人的手,把这两样技术发展到了极致。

  隋朝时期建立的一种选拨官员的制度,也被大唐延用,那就是科举制度,经过了太上皇李渊和现在的皇帝李二的改革完善之后。

  科举制度算是大唐时期选拨官员最好的手段了,只不过,选拨出来的官员,大部分还是世家的人,因为寒门弟子能够读书的人就非常的少。

  毕竟这个时候的百姓还停留在男耕女织的思想当中,只有极少部分的人知道让孩子读书,才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只是读书需要花很多的钱,首先上私塾的钱财,他们就交不起,到了后来还要拜师,这拜师礼,他们更加的交不起。

  所以这也是大唐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