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 纪元前第六世纪_中国人史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世纪进入春秋时代后期,封国继续不断地被并吞,国君继续不断地被杀被逐。南方的楚王国跟北方的晋国,两大长期霸权,也继续不断地对抗,焦点集中在争夺位于中原的郑国、宋国,战争不息。

  太多的战争促成两件大事,一是和平运动,一是晋国为了打击楚王国,在楚王国背上悄悄插上一把利刃——扶植吴王国兴起。和平的呼声反应人心趋向,吴王国的兴起促使楚王国的霸权终结。

  一封国的并吞与逐君杀君(中)

  本世纪(前六)被大国并吞的小国,有纪录的有下列的二十国,其中包括十二重要封国之一的许国。各灭亡之国能在临覆亡时留下名字,说明它们当时已具有相当规模。

  一、楚王国并吞萧国(安徽萧县)、舒庸国(安徽舒城西南)、舒鸠国(安徽舒城舒鸠城)、赖国(湖北随州东北)、陈国(河南淮阳,不久复国)、蔡国(河南上蔡,不久于河南新蔡复国)、唐国(湖北随州西北)。

  二、晋国并吞潞氏国(山西潞城)、倡阳国(山东枣庄西南)、鼓国(河北晋州)、肥国(河北藁城)。

  三、莒国并吞曾阝国(山东苍山)。

  四、齐国并吞莱国(山东平度)。

  五、鲁国并吞寺阝国(山东济宁市东南)、专阝国(山东郯城)。

  六、蔡国并吞沈国(安徽临泉)。

  七、吴王国并吞徐国(江苏泗洪)、巢国(安徽巢湖)、钟吾国(江苏新沂)。

  八、郑国并吞许国(河南鲁山)。

  逐君杀君事件,跟上世纪(前七)一样的层出不穷:

  在国君们被逐被杀的浪潮中,最有趣的是周王国的国王,这个已经沦落为蕞尔的小国,它连自己的问题都无力解决,完全依仗霸主的脸色。上世纪(前七)姜小白“尊王攘夷”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再没有人想到尊王这回事,“王”反过来还要尊霸主。而霸主对国际上的侵略行为和封国内部的政变,也丧失阻吓的力量,事实上霸主自己还在那里制造事端。霸权只是超级强国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不再含有初起时那种以保护弱者自居的骑士的意义。

  二楚王国霸权的隐忧

  楚王国知道,要想恢复上世纪(前七)六十年代“城淄之役”丧失的霸权,必须再通过一次战争。

  本世纪(前八)纪元前五九七年,楚王囗侣向晋国的尾巴国郑国进攻。合围之后,猛攻十七昼夜。郑国仗恃着晋国支持,拒绝投降。城角一处被攻破,囗侣正要下令攀登时,听到城中哭声震天,心里忽然不忍,反而下令撤退。可是郑国却误以为晋国援军已到,立即堵住缺口,男男女女蜂涌到城上继续作战。楚兵团看和平方法不能解决,再度进攻,郑国终于陷落。

  囗侣并没有把郑国并吞,因为并吞后就直接跟晋国接壤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