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1章 战报(上)_初唐峥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设报仇,颉利可汗就会提前大举南侵?

  这种涉及数万人甚至数十万生死的大事,导火索不会那么轻易的被点燃,即使颉利可汗肯,其他部落首领呢?

  最关键的是,突利可汗呢?

  这几日来,关于李善引发突厥举倾国之力来犯的流言蜚语遍布了整个长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很多人的思绪,直到此刻,杜如晦才全盘想通。

  “去岁数度败北,突厥未侵入河东,听闻北地干旱,去岁今年少有降雨……”杜如晦喃喃道:“颉利可汗以李怀仁为由,发兵来攻,为的破关而入,劫掠河东……”

  “如此说来……”房玄龄接口道:“颉利可汗必有后手。”

  长孙无忌补充道:“而且很可能成功破关侵入河东,否则突利可汗不会随其举兵南犯。”

  呃,有些许差别,突利可汗是被逼着起兵的……人家欲谷设都横刀自刎了,因为郁射设之死,突利可汗怎么也找不到一个不出兵的理由。

  天下没有永远稳固的关卡,不是说突厥一定攻不下雁门关,而是攻破雁门关,突厥要付出太大的代价,而且突厥内部不稳,颉利可汗不会那么傻。

  所以,李世民、凌敬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其中的诡秘之处,颉利可汗似乎很有信心破关而入。

  “里应外合?”杜如晦难得有些迟疑。

  “苑君章旧部?”房玄龄转头看向凌敬。

  凌敬知道房玄龄在想什么,简单干脆的回答:“苑君章仍在日月潭,于村南建宅,其三子均在。”

  如果是里应外合,最大的可能就是苑君章,因为其旧部有相当一部分被纳入雁门关以西,在代州、猩州各地或驻军或屯田。

  但如果苑君章仍然在日月潭,那是其主使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众人一时间找不到什么头绪,李世民凝神细想,他倒是有一些猜测,但这种事是不能胡乱揣测的,至少不能随随便便的说出口。

  房玄龄、杜如晦陷入了沉默,长孙无忌却突然低声道:“殿下,或要预备一二?”

  李世民斜了一眼过去,不置可否。

  又是一阵沉默,凌敬的视线在诸人脸上一一扫过,杜如晦、房玄龄面带忧色,而长孙无忌看似平静,实则暗自欣喜。

  凌敬不自觉的又想起了如今还被困在朔州的那个青年年初的那一席话,房玄龄、杜如晦必为一代名相,顾全大局,而长孙无忌其人却不同。

  以今日观感来看,凌敬不得不承认,李善又说对了。

  房玄龄、杜如晦担忧的是河东北地的战局,一旦突厥破关而入,休养生息一年多的河东将再遭浩劫,不说其他州府,代州、猩州必然损失惨重,朔州八成会再度沦陷,这对李唐、突厥对战刚刚改善的局势是一次重大打击。

  而长孙无忌更看重的是,一旦突厥破关而入,圣人李渊很可能不得不再次放出秦王李世民这头勐虎,一旦李世民握有兵权,很多事情都会向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

  凌敬清晰的记得李善那晚对长孙无忌有这样的评价……此人心胸狭窄,最好玩弄权术,偏无陈平之能,不类其父,殿下登基之后,或多有宠信,但绝不会授其重任。

  历史上的确如此,贞观年间,虽然长孙无忌地位高崇,但除了编修律法之外,只在建储上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事实上从来没有涉入朝局核心,一直到李世民远征高句丽,才让长孙无忌临时出任宰辅,等长孙无忌正式成为宰辅辅左太子李治的时候,已经是贞观末年了。

  对长孙无忌的心思,李世民一览无遗,但他至今还没有放弃……没有放弃与太子争雄,兵变上位,无论如何,史书上终究会落下一笔,这是完美主义者不想承担的。

  就在这时候,外间传来喧闹声,片刻后近侍在门外禀报,“殿下,河东军报。”

  李世民身子一僵,“何人来报?”

  “猩州刺史房仁裕。”

  凌敬霍然起身,神色紧张,猩州位于代州南侧,太原府北侧。

  猩州军报……难道雁门关已经失守了吗?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