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 东宫密谋(下)_初唐峥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些糊涂,宗室子弟中领兵上阵的不少,除了秦王之外,最为称道的是河间王李孝恭,但比起秦王还差得远呢。

  “宗室子弟,有男有女。”李建成轻声道:“三妹驻守并州数年,劳苦功高,理应调回关中。”

  魏征和王珪立即知道这是指谁了,圣人三女,平阳公主。

  从身份上来说,太穆皇后窦氏一共只有四子一女,其中李元霸早夭,剩下的太子、秦王、齐王之外,就是平阳公主了。

  从功勋上来说,李渊当年在太原起兵,渡河入关中,麾下不超过十万兵马,而被隋朝追捕的平阳公主聚集兵力,数次击败敌军,引七万大军来迎。

  在李渊心目中,从龙第一功,应该是平阳公主。

  “不错,不错……”王珪喃喃道:“在圣人看来,平阳不弱秦王。”

  魏征低声道:“驸马都尉柴绍于浅水原、洛阳、虎牢、洛水诸战均立功,领右骁卫大将军,爵封霍国公。”

  不能说柴绍是秦王一脉,毕竟朝中曾在李世民麾下作战的官员太多了,李建成和柴绍关系也不错。

  柴绍的立场……就算之前略略偏向秦王府,但平阳公主回京,立场只会是中立。

  因为对平阳公主来说,她在太子、秦王两个兄弟之间不会有所偏颇,都是嫡亲兄弟,谁登基都影响不了她的地位。

  “至少柴绍……”王珪喃喃道:“平阳公主回京,不可能始终闲置……当领军驻守京兆。”

  其实召平阳公主回京,对东宫是没有太多好处的,王珪在心里有些失望,但紧接着他听见李建成轻声道:“如此一来,父亲也能放心了。”

  魏征点头道:“陈国公两个月前过世,殿下请圣人召平阳公主回京,理所应当。”

  王珪突然猛烈咳嗽起来,“说的……是,说说……玄成说的对!”

  李建成扶着王珪坐下,亲手端了杯水过来,王珪要起身相谢,却被魏征摁下,君臣三人似乎完全忘了刚才那个话题。

  这是个不需要再讨论的话题。

  平阳公主不会偏向东宫,但也不会偏向秦王府,她只会忠于圣人。

  换句话说,圣人手中多了一支随时能调动的大军,即使平阳公主不在长安,但只要驻扎在京兆或者靠近长安的关内道,就能对秦王府形成制衡。

  之前李渊手中有个类似的人物,就是陈国公窦抗,此人深得李渊信任,又参与过数次大战,在军中颇有威望,几个儿子都手掌兵权身居高位。

  如今窦抗死了,如果李建成提议调平阳公主回京,李渊很可能将其作为窦抗的继任者。

  李建成不在乎平阳公主会不会襄助东宫,只需要她忠于父亲就行了。

  只要平阳公主回京,就能断绝秦王府以兵变上位的可能。

  如果李建成遵循历史轨迹,扫灭刘黑闼,平定山东,在军中有些威望倒也不在乎,但如今这不是有个穿越者捣乱嘛,于是,他想到了平阳公主。

  毕竟,自古以来,有女子揽权,无女子登基……武则天这时候还不会说话呢。

  这时候,呢喃声在不远处响起,韦挺揉着脑袋晕晕乎乎的爬起来,口中犹呼,“好酒,真是好酒!”

  看着韦挺晃晃悠悠的走了几步差点摔倒,李建成抓住这厮的肩膀,没好气问:“去哪儿喝酒?”

  “就算喝了几十碗,也不至如此大醉……”

  “殿下。”

  李建成回头看见魏征将一个盒子放在桌上。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王珪眨眨眼,“好像在哪儿听过……”

  “今日朱家沟之行,得李怀仁馈赠。”魏征有点脸红,心中给自己鼓劲,我不是在打广告,而是为太子举荐贤才!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