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45章 退耕还林(呼唤月票)_调教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而不至于战乱从生,可问题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同样是导致环境破坏的重要一环。

  “看来,这土地置换之政策,必须得持续下去,关中的人口,确实不能再增加了。”李叔叔一脸凝重之色,看着摆在跟前的一大排的瓶子,里边装的都是沉淀了泥沙的水,李叔叔可以清晰地看到现实,另外,我还亲自在李叔叔跟前做了一回演示,那就是用水流来冲击从外边挖来的黄土,很快,原本结硬的黄土在疾速的水泥面前,冲出了一道道的沟壑。

  而表面上长满了野草的黄土块,很难被冲散开来,这个知识咱们小时候看科教片的时候都能经常见到,而现在,本公子却不得不用这个方法来给大唐的皇帝陛下还有大唐重臣们讲授一堂生动的水土流失的原理和其发生的机制。

  ------------------------------------------------不仅仅是我,本公子还纠集了一大票的工部官员在这里为本公子一块儿向这些对水利丝毫不懂的朝庭重臣进行详细的解说。

  毕竟咱跟工部打交道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况且原本任工部尚书的阎立德也和他弟弟一般跟我相熟得很,有一次在他家里饮酒,自然而然地就谈论起了此事。结果就争论了起来,阎立德这位兄长认为本公子不过是行了杞人忧天之事,而阎立本这位大国手倒是保持了中立,觉得我说的也有些道理,可问题是有证据吗?古书上虽多有记载,可是现阶段关中一地很是风调雨顺,没灾没祸的。

  以前发生灾害,那只不过是战乱之时,国家无心于民政,不修缮水利而造成的后果罢了,他的话也有他的道理,不过,本公子可不是那么轻易让人说服的主,何况于咱是从后世来的,所以最后阎立德还是同意,借调一些工部下属的水利专家给进奏院,对关中地区的水文情况进行调研,调研期长达数年之久,而到现在,所搜集到的数据业已证明了我的正确姓和远见。

  最后,李叔叔也同意了工部提出来的建议,从今年起,关中地区,禁止在开垦新田亩,另外,沿河地区更是要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的措施,加大宣传和推广土地置换的力度,使大唐的人口分布更加的均匀。

  很高兴大唐的政治高层一致地通过了这项决议,李叔叔很是高兴地赞扬了工部和进奏院的工作,认为这两个部门为大唐作出的贡献绝对是难以预计的,而且这么做,还能从根本上解决关中地区灾害曰益增加的现象,反正我总觉得,能把退耕还林提前千多年来搞,这不仅仅是大唐帝国环保意识的增加,同时也延缓了关中沃野衰败的步伐。

  (未完待续)

  已启用最新域名:,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