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零章 灯火上楼台_一品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薛家分茶、羊饭、熟羊肉铺……在不到一里的街道一侧,密密麻麻挤满了上百家饭铺、酒店!像后世典型的饮食一条街。

  一座座欢门、一道道招牌、一面面幌子,还有门店下招揽生意的俏丽娇娘,叫人目不暇接,食指大动,但真正动人的,还是过了这条街的州桥夜市。这会儿已是天色微黑,宽阔的桥面、以及沿河两侧,已是灯火明亮,大伞篾棚、摊铺相连了。

  从华灯初上,到半夜三更,不管你什么时候来,这里都是人山人海,上千家摊铺向你敞开提供各种煎烤、熬炖、蒸煮、凉拌,鸡皮、腰肾、鸡碎、旋煎羊、白肠、鲊脯、烧冻鱼片、盘兔、旋炙野猪肉、野鸭……等等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吃不着。若是觉着忒腻,州桥上还有瓜果梨桃杏枇杷杨桃木瓜大菠萝,花上几文钱,保你神清气爽,满口生香。

  虽然都知道要去高档娱乐场所消费,但谁要能在这里忍住,除非他不带鼻子和胃。陈恪他们在这个摊前,买一串烤肉、在那个摊前,来一盒脯鸡……见到中意的吃食就掏钱买下,边走边吃。

  整个州桥才走了一半,苏轼那个老饕客,已经将一份糟鱼、一串现烤猪皮肉,一份野鸭肉、以及若干鸡杂、羊杂塞进肚子里。望着前面人头攒动的摊子,他真是心有余力不足了。

  曾阜来到他身侧,笑呵呵道:“子瞻兄吃得狠了,哪还有肚子去吃酒楼?”

  “嘿嘿……”苏轼却不同意他的看法,摇头道:“浅尝有何味道?吃就要过瘾,酒楼又不会跑,今次吃不下还有下次,早晚有吃腻的一天。”他口气虽大,但大家都觉着理所当然,因为他们都了解他那横溢的才华,简直能将一旁的汴河填满,相信不久的将来,眉山苏轼,就将成为汴京城最闪亮的名字!

  说话间,众人来到了州桥南端与曲院街相接拐角上的遇仙楼前。这座酒楼有四层高,门脸十分的气派,一串串灯笼从楼顶直垂到一楼,红男绿女站在楼上俯瞰灯火通明的夜市,也被楼下的人观看。

  此时正是生意最红火的时候,酒楼前人喊马嘶大呼小叫,有骑马独自前来的,也有的坐着高大马车,更多的还是如陈恪苏轼他们这般信步前来,穿过阻拦车马的木栅栏,几人便来到酒楼门前。

  还没抬脚进去,便见一群穿绸衫的汉子,或蹲或站在酒楼门口,眼瞅着进入栅门的客人。

  看到陈恪一行十几人,一个汉子猛地窜出来,其余动作稍慢的,则齐齐发出一阵叹气声……真是脚快有、脚慢冇啊。

  这些人便是所谓的‘闲汉’,干的营生,就叫‘帮闲’。他们不是酒楼的人,专门看有客人到来,帮忙前后招呼照应,靠客人打赏为生。这种人最是知情识趣、亦对酒楼的吃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